![]()  | 
唯識三十頌導讀導讀者:李潤生出版社:全佛試讀章節:唯識三十頌導讀─別序  | 
目 錄 | 
|
| 卷首語 | 1 | 
| 《佛家經論導讀叢書》總序 | 2 | 
| 別序 – 談錫永 | 5 | 
| 自序 | 8 | 
| 第一篇:導讀 | 13 | 
| 〈第一節〉作者與譯者 | 14 | 
| 〈第二節〉撰作背景 | 20 | 
| 〈第三節〉本論的主旨、結構與內容概要 | 29 | 
| 〈第四節〉本論的歷史地位、貢獻與影響 | 33 | 
| 〈第五節〉本論的譯本與註釋 | 37 | 
| 第二篇:釋正文 | 39 | 
| 甲一 明唯識相 | 40 | 
| 乙一 略標 | 40 | 
| 丙一 釋難破執 | 40 | 
| 丙二 標宗歸識 | 52 | 
| 丙三 彰能變體 | 55 | 
| 乙二 廣釋 | 60 | 
| 丙一 明能變相 | 60 | 
| 丁一 明異熟能變 | 60 | 
| 丁二 明思量能變 | 83 | 
| 丁三 明了境能變 | 96 | 
| 丙二 正辨唯識 | 126 | 
| 丙三 通釋妨難 | 132 | 
| 丁一 釋違理難 | 132 | 
| 丁二 釋違教難 | 142 | 
| 甲二 明唯識性 | 149 | 
| 甲三 明唯識位 | 155 | 
| 導讀者簡介 | 183 | 
| 編輯委員簡介 | 184 |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