– 談錫永
釋迦答修證漸次差別分為四位──
先說初位。凡夫無始以來由妄想我及我愛,於是起憎愛與五欲。由聞正知見即能開悟,不以妄念起滅為我,知道妄念只是心性的勞慮。若能斷除勞慮,便「得法界淨」,這在甯瑪派便稱為「心性休息」。倘若到此為止,更不求上進,那便是將「淨解」成為「自障礙」,此即只落於心性休息的境界,未能心入圓覺,所以說 「故於圓覺而不自在」。佛名此為「凡夫隨順覺性」。
再說次位。由凡夫位進修,便知道所得的「淨解」是「自障礙」,於是便由觀修而解礙,可是,見解所生的障礙雖然已經除去,卻住入「見覺」之中。所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