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恆與萬有——論西藏密宗的壇城(一)
– 談錫永
(原載於《藝術家》月刊第72期, 1981年)
宇宙的成長如花開放
自地球的核心處
而此處即是永恆
——William Blake
壇城與哲壇
西藏密宗的壇城(Maṇḍala),看起來,只是一幅充滿神秘色彩的複雜幾何圖案。
它神秘,因為任何人對著它沉思默想,都可以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內,得到有益的觸發與啟示;它神秘,因為它充滿著古代哲人對宇宙對人生的見地,透過壇城的背後,我們可以讀出古哲的思想。
從源流來說,西藏密宗的壇城,是婆羅教徒所供奉的yantra的發展。所謂yantra,廣義來說,原便是簡單的幾何圖案,或呈幾何形狀的物體,這些圖案和物體雖有涉及性與生殖崇拜的初民思想的痕跡,但經過發展,已成為更深層次的哲理表徵。
插圖1(yantra)
婆羅門教的哲人都崇拜「大梵」(Brahmā)。然而對大梵的「真實」,卻無法用文字去形容,蓋一落言詮,便總或多或少會失去本質上的真實,因此他們便利用yantra來作媒介,使人們的心智可憑藉對yantra的觀察而集中,冥思者於此時,即可由此進入一己與大梵冥合的境界。這時,大梵存在的真實,便可由冥思者直接感知,不必再藉語言文字來認知。
根據這種意念,我們似乎可以把yantra一詞意譯為「哲壇」。
插圖2(yantra)
西藏密宗接受了婆羅門教哲壇的形式,但卻賦予其不同的哲學理念。因為從哲學上的概念去觀察,壇城與哲壇的表徵,彼此有明顯的差別。
哲壇所企圖表徵的,是作為萬物之源的梵天,也就是萬物的主宰;佛教反對有萬物主宰的說法,在他們眼中,只有遍虛空無處不在的法界。唯此法界,才包羅萬有,但卻絕非萬有之母;唯此法界,才是永恆的真實,因梵天仍然是不永恆的存在。——梵天之真,一如物理學上牛頓定律之真,隨著時間的變遷,「真」的程度便顯出局限性;隨著空間的不同,「真」的程度也顯出局限性。
我們無意在這裡抉擇兩家的見地,我們只需注意到重要的一點:所謂壇城,其實就是借哲壇的形式來表達佛教的哲學意念,這也就夠了。
然而我們卻不禁要問:在佛教的眾多宗派中,何以獨有密宗才用壇城來表達哲理呢?
我想,這其實與歷史有關。
佛教在印度興起,機運上適逢婆羅門思想的衰落期,此時,有頗多的婆羅門哲人開始對作為聖典的《吠陀》(Veda)產生價值上的懷疑,而在政治上,剎帝利種姓(貴族)又有把自己的階層置於婆羅門種姓之上的慾望,因而便頗為支持「反吠陀」的潮流,企圖打破《吠陀》上以婆羅門種姓最為尊貴的規定。
在王室貴族的支持下,反婆羅門正統的「沙門」(śramaṇa)哲學派系,遂因利乘便而風起雲湧。據佛典記載,當時這種沙門集團共有九十六派之多(即所謂九十六種沙門外道),由此可見哲學思潮的蓬勃,而同時亦可見思想界的混亂。
佛教,就在這種思潮蓬勃而混亂的形勢下,脫穎而出。其全盛時期,弘法的範圍遍南北印。這時是約公元六世紀至七世紀的戒日王朝(Harshavardana, 590-647)。
佛教在成熟,其他不依《吠陀》,但卻仍然主張梵天信仰的印度教派亦同時成長。他們不斷與佛教辯論,雖然幾乎每一次都失敗,然而每失敗一次,即成熟一些,終於在戒日王朝之後,出現了鳩摩利婆多及商羯羅尊者兩位哲人,他們把婆羅門思想推展至最高峰,並且大有取代佛教在印度的思想地位的趨勢。這是婆羅門思想的統一與復興。
從此,佛教的弘化範圍便日益縮小了,只在東印度,仍有密宗在支撐著佛教,時間達五百年之久,大致上與波羅王朝(Pāla Empire)相始終。
五百年,並不是一段短暫的歲月。在長時期的互相交融中,密宗自然會在形式上吸收當時聲勢浩大的革新婆羅門教——印度教的儀注。哲壇轉變為壇城,即是這種吸收之一,而且是相當重要的吸收。——這也就解釋了,為什麼只有密宗才用壇城來表徵佛家的思想。
插圖3(佛教壇城)
哲學宗派的發展原有賴於彼此的交融。釋迦創建佛教,即曾在印度的《奧義書》(Upaniṣad)中吸收關於業(眾生的行為)與輪迴的思想;商羯羅建立婆羅門哲學的完整系統時,也曾吸收大乘佛學的「中觀」理論。因此,密宗吸收婆羅門的儀注,並通過這些儀注來表達佛家思想,不應看作是受同化(註:如禪宗即融通中國傳統文化而成具有中國特色之佛教宗派,即是佛教所說的「應機設教」也),而應該看作是對當時機運的適應。
瞭解這歷史上的淵源,對瞭解壇城是頗為重要的事。因為倘若把壇城看作是受哲壇同化的產物,則會導致一個最大的誤解——這也是目前大部分歐美東方哲學研究的誤解:把佛學上的法界,與婆羅門思想上的大梵等同起來。這種誤解今天亦被港台一些研究佛學者視為定論,遂對密宗持否定態度,實乃不公。
壇城的理論與實踐,隨著佛法的傳播北移,進入漢地的一支傳至日本,成為「東密」的修持體系,他們修習「事密」、「行密」及「瑜伽密」等所謂「下三部密」;進入中國西藏的一支,則成為「無上瑜伽密」的體系。由於無上瑜伽密與禪宗的路向於極致處趨歸一途,故西藏密宗的壇城理論,似較東密更為充滿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