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師閒談(七): 學佛一定要知佛密意
– 談錫永
當筆者決定接受這個專欄的任務時,曾經加以考慮,怎樣寫好呢?近十多年來,筆者的譯著,都着重說佛密意,而且寫得比較有學術性,所以並非面向大眾。不過,這些翻譯與作品,卻獲得一些好評,當然亦惹來謾罵與誹謗,所以他們亦有一定的價值(沒價值就不會受人謾罵),據一些學者公平的評價,筆者所說的如來藏,實在即是佛的密意,甚至有人說,可以補充漢土佛學千餘年來的空白。但假如用這些文章上網,一定令想學佛而久缺佛學基礎的人失望,因為看不懂。例如,筆者寫的「公案點密」,因為所點皆為密意,所以回饋回來的意見,都認為看不懂,沒有興趣,那筆者怎麼辦才好呢?這篇文章便談一談佛的密意,同時說明無論抱任何目的來學佛的人,其實都應知佛的基本密意。
密意是甚麼?說不出來的意思,便即是密意。例如甲和乙在閒談,忽然阿丙進來,阿甲向乙打一個眼色,阿乙立即停口,這便是懂得阿甲的密意了。
釋迦說法,為甚麼會有些東西說不出來呢?因為這些東西根本沒法用語言來表達。這些東西,便是佛的「內自證智境界」。很多經典提到這個境界,但都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這個境界,因為這個境界已經超離世間的一切名言與概念,用世間名言概念來說,怎樣說都不中,例如說空、真如、實際,那便都是言說而已,這些言說,倘若落於概念來理解,那便距離內自證智境界甚遠。用這些名詞來說法,只是釋迦牟尼要說法就非用言詞不可,是以才安立這些名言。對於這些名言,其實我們要理解名言背後的密意,這樣,才不會給名言概念所困。一受名言所困,那便永遠給一個概念束縛,概念不離識境,既永受識境束縛,那就談不上解脫,只能永遠在識境中輪迴受苦,學佛亦無功德,連積資糧都做不到。
正因為這樣,筆者才立意點明佛的密意,編著了一套叢書,名為《離言叢書》(復旦出的簡體版名為《佛典密意系列》),已經出版了八本,解釋一些佛經的密意,解釋文殊師利的密意,解釋龍樹的密意,出版了三年,讀者反應相當正面,但他們許多人說,這些書看一次很難明白,要反覆再看,三看才能真正的理解,這情形其實亦不奇怪,因為筆者究竟是用言說與文字來解釋密意,所以看起來便比較艱深。正如筆者當年學佛,起初對上師的傳授亦完全摸不着頭腦,多年以後才得門而入,總算把如來藏的密意弄通,弄通之後,便完全進入一片新天地,無論看甚麼經,都跟呂澂大德一樣,覺得無經不說如來藏,只是不知佛的密意時,便認為所說與如來藏無關。
漢土學佛的情形是,學者多為「緣起性空」所困,他們所受的教法,是曲解了龍樹的論著,而且僅僅根據龍樹部份論著來曲解,許多論著,他們提都不提,例如龍樹有八篇讚歌,印度學者(如阿底峽尊者)都知道讚的其實就是如來藏,也可以說讚的是如來法身、法智、法界。但漢土的學者於傳授龍樹學時,對這些讚歌提也不提,這對聽法的人實在不公平,因為聽回來的,分明都是偏見,可是他們卻不知道是偏見,只見寫得頭頭是道,說得頭頭是道,便以為所學回來的是真正的「龍樹學」了。尋且對說法的人加以崇拜,於是便違反了釋迦所說的「四依」,變成「依人不依法」,這樣就加入了誹謗如來藏的行列。末法時期,就是這樣造成的了。
因此筆者可以說,凡想學佛的人,一定要立志理解佛的密意,近代有很多佛門大德說經,所說的便正是佛的密意,例如圓瑛大師說《圓覺經》,以及太虛法師一些經講。若在古代,特別是各宗的開山祖師,例如三論宗的吉藏大師、華嚴宗的法藏大師、天台宗的智者大師,他們的論著說得艱深,亦能深達佛的密意。由此可見,開山立宗的祖師多麼重視諸佛密意的傳達,有志學佛的人,豈能不體會這些祖師的大悲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