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答辯音菩薩問,說二十五種觀修,現在說到最後一種,即是「圓修三種自性隨順」,亦即三觀齊修。
三觀齊修其實只是一修,因為一切法平等,所以修一法即是修一切法,上根利器不必追求多法,也不必將法異門逐門去理解,只入一門,若能究竟現證,便有
… 閱讀全文許杭莊居士來函密乘佛學會網站,問及一個有趣的問題。他問日本曹洞宗道元禪師,跟他的老師如淨禪師談及《楞嚴》與《圓覺》是否偽經,認為二經皆偽。《楞嚴》甚至含有印度的外道六師義理。他們兩位都是高僧,修證亦合禪宗的修證,為甚麼竟然會否定這兩本經呢?… 閱讀全文
– 談錫永
第十一位問佛的菩薩是圓覺,依問觀修道,則是第十位。
圓覺菩薩是最後一位問佛的菩薩,所以便問及如何安居來修圓覺清淨境界,這即是如何結道場而修,以及道場的規制。此外,圓覺菩薩又問及,圓覺三種淨觀中,到底以何為首,這便是很具體的發問,堪作後人的規模。… 閱讀全文
– 談錫永
說四相已,釋迦隨即開示,末法時即由不能了知四相而來,因為修行人不能成一切聖果,即使能得正法,既不得果,所以只能稱為正法末世。
為甚麼不能成一切聖果呢?因為修行人妄認四相之我相為湼槃相。下來即說我相不能解脫。… 閱讀全文
– 談錫永
第九位問佛的菩薩是淨諸業障,依問觀修道,則是第八位。上來七位問觀修的菩薩,所問的都是如何觀修圓覺,佛已依次第一 一答竟,至說二十五輪為止。現在淨諸業障菩薩問的依然是觀修,但卻轉入另一話題,問佛如何問悟法性。… 閱讀全文
– 談錫永
釋迦答辯音菩薩問,說二十五種觀修,現在說到最後一種,即是「圓修三種自性隨順」,亦即三觀齊修。
三觀齊修其實只是一修,因為一切法平等,所以修一法即是修一切法,上根利器不必追求多法,也不必將法異門逐門去理解,只入一門,若能究竟現證,便有
… 閱讀全文– 談錫永
釋迦答辯音菩薩問,說二十五種修習方便,前已說十七種,今則說交絡修的第三組。即以禪那為首的第十八種至二十四種。
雖說以禪那為首,但亦不是唯修禪那,只是先主修禪那,然後再及其餘兩種觀行,而觀修禪那時,實亦包括餘兩種觀行。前已說及,禪那的觀修,實有禪那的奢摩他、禪那的三摩缽提、禪那的禪那三種。
– 談錫永
釋迦答辯音菩薩問,說二十五種修習方便,前已說十種,今則說交絡修的第二組。即以三摩缽提為首的第十一種至第十七種。
前已說先修奢摩他時非唯修奢摩他,只是主修奢摩他而得靜慧果,今說先修三摩缽提,當然亦非唯修三摩缽提而不及其餘,只是主修三摩缽提得離幻果。
– 談錫永
釋迦答辯音菩薩問,說二十五種修習方便,已說三種單修,其餘有二十一種修習,前代稱之為交絡修,這又可以分為三組,以奢摩他為首者七種,以修靜為主;以三摩缽提為首者七種,以修幻為主;以禪那為首者又七種,不住靜幻,以修覺為主。
… 閱讀全文– 談錫永
釋迦答辯音菩薩問,說二十五種修習方便,他稱之為二十五種清淨定輪。依修習方便觀修可得「清淨」,一切修習方便總名之為「定」,其修習法便可稱為「定輪」,因為修這些定都可視為依壇輪而觀修。
… 閱讀全文– 談錫永
釋迦答辯音菩薩問,三種觀行可開展為二十五種修習方便。經文言:「一切如來圓覺清淨,本無修習及修習者;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,依於未覺幻力修習,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。… 閱讀全文
– 談錫永
第八位問佛的菩薩是辯音,依問觀修道,則是第七位。
上來答威德自在菩薩問,現證圓覺有多少種觀修方便,佛答有奢摩他、三摩缽提、禪那三種。現在辯音即承上來所答,問佛,依此三種觀行,可以建立多少種修習方便。… 閱讀全文
– 談錫永
釋迦答威德自在菩薩所問,說有三種方便觀行,不過其實一切修行實無有二,因為「無上妙覺遍諸十方,出生如來與一切法,同體平等。」這句經文所說,便正是如來藏的義理。經文說如來與一切法都由無上妙覺所生,此妙覺遍諸十方。這便即是如來藏為佛內自證智的意思,因為妙覺所覺的境界,便正是佛內
… 閱讀全文– 談錫永
第七位問佛的菩薩是威德自在,依問觀修道,則是第六位。
前面清淨慧菩薩已問到觀修漸次方便,這便接觸到觀修這個主題,因此接下來威德自在菩薩便直接問到觀修、觀行。菩薩若欲入圓覺,要依甚麼方便來達到修行的目的。在這裏,威德自在說了一個譬喻──
… 閱讀全文